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豐都縣青龍鄉人民政府>政務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履職依據>政策文件
[ 索引號 ] | 11500230008689674U/2025-00015 | [ 發文字號 ] | 青龍府發〔2025〕25號 |
[ 主題分類 ] | 農業、畜牧業、漁業 | [ 體裁分類 ] | 公文 |
[ 發布機構 ] | 豐都縣青龍鄉人民政府 | ||
[ 成文日期 ] | 2025-06-11 | [ 發布日期 ] | 2025-07-01 |
[ 索引號 ] | 11500230008689674U/2025-00015 |
[ 發文字號 ] | 青龍府發〔2025〕25號 |
[ 主題分類 ] | 農業、畜牧業、漁業 |
[ 體裁分類 ] | 公文 |
[ 發布機構 ] | 豐都縣青龍鄉人民政府 |
[ 有效性 ] | |
[ 成文日期 ] | 2025-06-11 |
[ 發布日期 ] | 2025-07-01 |
豐都縣青龍鄉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青龍鄉2025年到戶產業獎補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社區)、駐村工作隊、包村工作組、鄉級各部門:
發展幫扶產業是增強群眾內生動力,持續提升增收致富能力的重要基礎。根據《關于進一步加強“提低增收重點對象”幫扶工作的通知》(渝鞏固專辦發〔2025〕2號)文件精神,為進一步健全覆蓋全體農村人口的常態化監測幫扶機制,促進農村低收入群體積極發展產業,實現穩定增收,結合我鄉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
豐都縣青龍鄉人民政府
2025年6月11日
青龍鄉2025年到戶產業獎補實施方案
?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堅持把到戶產業幫扶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措施,增強低收入群體發展產業的動力,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奠定堅實基礎。
二、獎補對象
獎補對象為在家發展產業的“提低增收重點對象”(鄉、村社三級工作臺賬中),其主要包括未消除風險的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對象,特困人員、最低生活保障對象、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成員、剛性支出困難家庭、原低收入組脫貧人口中發展能力較弱、需強化幫扶的對象。
三、資金來源
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
四、資金用途
獎補資金可用于補貼“提低增收重點對象”發展小種植、小養殖、小田園等庭院經濟等產生的成本費用。
五、補助標準
按照多干多補、少干少補、不干不補原則,嚴禁簡單發錢發物。每戶每年累計補助金額不超過5000元;鼓勵各類農業經營主體采取代種代養代銷等方式,帶動整戶無(弱)勞動力的發展產業,產業補助等收益由農戶與帶動主體按協議比例進行分配,協議由村級自行備案。
(一)傳統種養殖業
1.糧油作物:種植水稻、玉米、小麥、土豆、紅薯、油菜、大豆、花生等傳統糧油作物按250元/畝的標準進行補助。
2.蔬菜作物:種植白菜、辣椒、南瓜、蓮藕、榨菜、蘿卜、藠頭等露地蔬菜作物按200元/畝的標準進行補助。
3.大牲畜養殖:存欄豬按300元/頭的標準進行補助;存欄牛、馬(騾)按600元/頭(匹)的標準進行補助;存欄羊按120元/只的標準進行補助。
4.小家禽、小牲畜養殖:雞、鴨、鵝、鴿子、兔等存欄小家禽(牲畜),按25元/只的標準進行補助。
5.蜂:正在采蜜的蜂,按120元/箱(桶)的標準進行補助。
6.水產養殖:實測養殖面積0.5畝(含)以上,有種苗購買憑證為佳,按100元/畝的標準進行補助。
7.蠶:按200元/張的標準進行補助。
(二)經濟作物類
種植芍藥、黃精、紫蘇等中藥材0.5畝(含)以上,按照200元/畝的標準進行補助;種植柑橘、花椒、草莓、西瓜等經濟作物1畝(含)以上,按照100元/畝的標準進行補助。
(三)未列入的其他產業
未列入的其他產業參照上述各類標準執行。若產業已享受國家其他補貼,不得重復發放補貼。
六、實施流程
遵從自愿原則,按照“農戶申請、村(社區)核實、鄉級驗收”程序后通過重慶市惠民惠農一卡通發放獎補資金。
(一)農戶申請。農戶自行申請,將到戶產業獎補申報表(附件1)提交到村級。
(二)入戶核查。各村(社區)入戶調查,根據上報名單進行實地核實,核實通過且符合申報條件的農戶,簽字核實到戶產業獎補申報表(附件1),再上報鄉黨委政府研究審定。
(三)鄉級驗收。經濟發展辦公室統籌各包村工作組(駐村工作隊)對申報對象的享受補助類型進行核實,并填寫到戶產業獎補驗收表(附件2),完成簽字流程后上報鄉業務部門,再由鄉黨委政府審定。
同時在村(社區)務公開欄或村(社區)內人口集中點、鄉鎮政務公開欄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得少于10天。實施過程中收集相關檔案資料(附件1.2.3),建立獎補臺賬(附件4),對項目真實性、過程規范性、撥付及時性開展核查。
七、工作要求
(一)積極宣傳政策
各村(居)兩委、駐村工作隊和幫扶責任人入戶做好宣傳解釋和指導服務,鼓勵有能力、有意愿的“提低增收重點對象”積極發展產業,為穩定增收打下基礎。
(二)壓實工作責任
加強資金監督管理,不得在農戶申請、項目驗收、資金撥付過程中截留、挪用、騙取資金;不得對當年已享受獎補政策的產業重復發放資金;不得向不符合條件的戶發放獎補資金。嚴格執行資金項目公告公示“兩個一律”的要求,主動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
(三)嚴肅執紀問責
獎補對象如存在弄虛作假、騙取財政專項資金行為的,按規定取消獎補資格、追回財政資金。相關人員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履行主體責任不到位、失職瀆職,存在優親厚友、瞞報虛報、套取國家財政專項資金等違紀違法問題的,由鄉紀委嚴肅查處,依法依規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