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豐都縣南天湖鎮人民政府>政務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履職依據>政策文件

[ 索引號 ] 115002300086897705/2023-00039 [ 發文字號 ] 南天湖府發〔2023〕47號
[ 主題分類 ] 農業、畜牧業、漁業 [ 體裁分類 ] 公文
[ 發布機構 ] 豐都縣南天湖鎮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 ] 2023-09-27 [ 發布日期 ] 2023-10-12
[ 索引號 ] 115002300086897705/2023-00039
[ 發文字號 ] 南天湖府發〔2023〕47號
[ 主題分類 ] 農業、畜牧業、漁業
[ 體裁分類 ] 公文
[ 發布機構 ] 豐都縣南天湖鎮人民政府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3-09-27
[ 發布日期 ] 2023-10-12

豐都縣南天湖鎮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豐都縣南天湖鎮2023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的通知


各村(社區),鎮級有關部門:

現將《豐都縣南天湖鎮2023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抓好貫徹落實。


豐都縣南天湖鎮人民政府

2023年9月27日



(此件公開發布)




豐都縣南天湖鎮2023年農產品質量安全

工作要點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最嚴”、“產出來”、“管出來”和“保數量、保多樣、保質量”等重要指示精神和《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措施》的要求,持續以“強監管保安全,提品質增效益”為工作主線,推進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全面推進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進一步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體系,強化基層監管能力建設,推動我鎮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進一步提升。

一、指導思想

2022年已召開黨的二十大,“三農”這塊“壓艙石”必須夯得實之又實,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不容有失。各村(社區)及各鎮級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按照保供固安全、振興暢循環的工作定位,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守底線”“拉高線”同步推,“保安全”“提品質”一起抓,以深化“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行動為重要抓手,持續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全面強化監管執法,不斷提升農產品“三品一標”發展水平,全力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不斷鞏固農產品質量安全穩中向好態勢,保駕護航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二、目標任務

全力守住農產品質量安全底線。積極開展新認證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及市級以上名牌農產品;全鎮范圍內試行主體開具使用承諾達標合格證全覆蓋;鎮監管員和村社協管員全員集中培訓達40小時以上;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達到98%以上,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工作措施

(一)全面實行標準化生產

1. 開展環境監測。開展產地環境和污染狀況監測,加強畜禽養殖糞便污染防治。全面推進農藥獸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建立農藥獸藥包裝廢棄物、診療廢棄物回收臺賬,及時處理回收廢棄物,基本建立農藥獸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體系。按照品種培優、品種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要求,調整優化糧油結構和區域布局,全面推進“1+4+x”特色效益農業標準化生產。

2. 指導標準入戶。全面執行主導農產品生產技術操作規程,通過技術培訓和入戶宣傳,實現標準入戶率達到100%。

3. 做好技術推廣。推進化肥農藥減量行動,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強化農作物重大病蟲監測防控、綠色防控示范引領和統防統治輻射帶動。綜合生態養殖技術,加強水產養殖尾水治理,嚴防水產養殖污染。扎實推進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和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積極推進蔬菜、水果、茶葉標準園和畜禽水產標準化養殖場創建。

4. 強化質量安全認證。新認證“兩品一標”和市級及以上名牌農產品1個以上,積極兌現獎補政策。對獲證企業全覆蓋開展實地監督檢查,加強證后監管。支持認證企業參加有關展會,加大優質綠色農產品宣傳推介力度。確保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良好農業規范等獲證產品占全鎮食用農產品生產總量或面積的比重達到40%。

(二)強化風險防范

1. 開展隱患排查和監督抽查。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計劃,監測范圍覆蓋所有農產品生產銷售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生產基地、種植養殖大戶和收購儲運企業及批發、零售市場。加強對重要敏感時間節點和“三年行動”11個重點品種的輿情進行重點監測、風險預估和研判,防患于未然。指導鎮域內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00%落實產品自檢或委托檢測。

2. 加強日常巡查。鎮監管機構落實日常巡查和速測等工作,完成定性檢測計劃,對轄區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開展網格化監管巡查,鎮監管員對每家監管主體每年巡查2次以上,村協管員對每家監管主體每年巡查4次以上。

3. 依法信息公告。依法定期或不定期公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投入品監管、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等信息。

4. 強化應急管理。科學引導消費,推動常態化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科普宣傳。及時修訂農產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堅持“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工作要求,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輿情收集研判、處置聯動、應急培訓、“群測群防”機制。加強重要敏感時間節點前的風險預估和研判,強化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快速反應、上下聯動、協同應對,最大限度降低負面影響,舉一反三完善監管措施。

(三)加強執法監管

1. 深入開展“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行動。持續嚴打禁限用藥物使用。增加重點監管對象檢查頻次,常態化、全覆蓋開展對生產經營主體的監督抽查、飛行檢查和暗查暗訪,規范開展日常巡查,切實增強問題發現能力,及時采取措施消除風險隱患。嚴格執行“雙隨機、一公開”,及時公布監督抽查中發現的問題產品信息。嚴控常規農獸藥殘留超標,堅持“產”“管”結合,加強科學用藥宣傳指導和技術服務,推動種植養殖者落實“三年行動”中11個重點品種的質量安全管控技術性指導意見。廣泛開展禁限用藥物違法警示教育。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投訴舉報受理核查機制,鼓勵社會監督。

2. 開展農資打假治理。發揮好鎮農業服務中心農資打假工作牽頭作用,強化農資監管和打假治理統籌協調。立足保障糧食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開展專項治理,整頓農資市場秩序,依法嚴打農資領域違法違規行為。嚴格農資準入管理,完善農資信用監管,擴大農資追溯應用,加大農資質量監督抽查。針對網絡銷售假劣農資問題,會同工信、市場監管、網信等部門對涉及農藥獸藥經營和宣傳情況開展自查整改,打擊互聯網違法銷售假劣農資行為。舉辦放心農資宣傳周活動,暢通農資供應渠道,強化農資購買使用宣傳引導。

3. 大力推進執法辦案。強化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機構以執法辦案為主業主責的意識,將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辦案作為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機構的重要任務,加快補齊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辦案工作短板。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域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做到有案必移。

(四)完善監管制度

1. 全面推行食用農產品達標合格證制度。實施承諾達標合格證試行主體名錄庫動態管理,壓實種植養殖者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推動落實自控自檢要求,將質量安全貫通種植養殖全過程,規范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把承諾達標合格證與參加展示展銷,參評各類品牌、獎項和項目支持等相掛鉤,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應開盡開。全鎮承諾達標合格證試行主體合格證開具覆蓋率達到100%。加強對開證主體的監督管理,確保承諾達標合格證真實開具、有效使用,嚴厲打擊虛假開具行為。

2. 擴大追溯體系應用。開展追溯管理使用技術培訓,全面落實追溯“四掛鉤”機制,加快追溯平臺推廣應用。

3. 加強農安信用建設。進一步健全完善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檔案,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域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加強日常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推動信用信息“應歸盡歸”。深入推進“紅黑名單”制度,強化“應查必查”“先查后辦”。嚴格落實農資領域“黑名單”制度,積極探索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監測和動態評價,推廣應用“信用+監管”服務,提高生產經營主體立信、守信、用信的積極性。

(五)強化監管能力建設

1. 強化網格化監管。進一步加強基層監管隊伍建設,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員、協管員隊伍。全面推進“區域定格、網格定人、人員定責”網格化管理模式,加快推進監管對象清單化、監管人員職責明晰化,實施鄉鎮監管員、協管員全員培訓計劃,線上線下集中培訓達40小時以上。

2. 強化督促考核推動責任落實。貫徹落實《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措施》和《豐都縣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制實施細則》。督促落實生產經營者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地方屬地管理責任和部門屬事監管責任。強化工作通報、督辦、約談機制,綜合運用食品安全評議考核、質量工作考核,推動各項工作落實落地。

3. 持續改進工作作風。深入推進隊伍作風轉變,打造“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抗壓、特別能戰斗、特別有作為”的監管干部隊伍。牢固樹立“發現問題是業績,解決問題是政績”的理念,敢于較真碰硬,勇于擔當作為,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切實整改作風不扎實問題。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嚴守廉潔自律底線,將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徹到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各個環節,以優良作風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持續向好。

1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部門

鄉鎮/街道

無障礙

政策問答

政務新媒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