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引號 ] | 135002300086872225/2021-00002 | [ 發文字號 ] | 無 |
| [ 主題分類 ] | 財政 | [ 體裁分類 ] | 財政預算、決算 |
| [ 發布機構 ] | 豐都縣科協 | ||
| [ 成文日期 ] | 2021-12-03 | [ 發布日期 ] | 2021-12-03 |
| [ 索引號 ] | 135002300086872225/2021-00002 |
| [ 發文字號 ] | 無 |
| [ 主題分類 ] | 財政 |
| [ 體裁分類 ] | 財政預算、決算 |
| [ 發布機構 ] | 豐都縣科協 |
| [ 有效性 ] | |
| [ 成文日期 ] | 2021-12-03 |
| [ 發布日期 ] | 2021-12-03 |
豐都縣科學技術協會2020年度部門決算公開說明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職能職責。
豐都縣科學技術協會是豐都縣科技工作者的群眾組織,是黨領導下的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系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是國家推動科學技術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其職能職責為:
1.開展學術交流,活躍學術思想,開展境內外民間科學技術交流與合作,促進科學技術的繁榮和發展,推動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
2.組織科學技術工作者開展群眾性、經常性的科學技術普及活動,推廣農業科學技術成果,促進企業科學技術進步。
3.開展青少年科學技術普及教育活動,開展科學技術工作者繼續教育工作,促進知識經濟型人才的成長與提高。
4.舉辦符合科協宗旨的社會公益事業,按規定編輯出版學術科普刊物;開展繼續教育和技術培訓工作,進行技術咨詢服務。
5.向有關部門反映科技工作者的建議、呼聲和要求,依法維護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權益。
6.積極履行政協組成單位的職能,不斷提高參與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質量和水平。
(二)機構設置。
豐都縣科學技術協會下設事業單位豐都縣青少年科技中心。單位內設3個職能科室,分別為辦公室、科普科和學會科三個科室。
(三)單位構成。從預算單位構成看,本單位無下級預算單位。
(四)機構改革情況。本單位2018年度未涉及機構改革,沒有相關機構和財務調整事項。
二、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1.總體情況。2020年度收入總計241.4萬元,支出總計241.4萬元,收支較上年決算數增加10.53萬元、增長4.56%,主要原因是調資晉級人員經費增加和縣級專項資金增加。
2.收入情況。2020年度收入合計241.4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10.53萬元,增長4.56%,主要原因是調資晉級人員經費增加和縣級專項資金增加。其中:財政撥款收入241.4萬元,占100%。
3.支出情況。2020年度支出合計241.4萬元,較上年決算數10.53萬元、增長4.56%,主要原因是調資晉級人員經費增加和縣級專項資金增加。其中:基本支出205.4萬元,占85.09%;項目支出36萬元,占14.91%。
4.結轉結余情況。2020年度年末結轉和結余0萬元,較上年決算數無增減。 ?
(二)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2020年度財政撥款收、支總計均為241.4萬元。與2019年相比,財政撥款收、支總計各增加10.53萬元,增長4.56%。主要原因是調資晉級人員經費增加和縣級專項資金增加。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1.收入情況。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241.4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10.53萬元,增長4.56%。主要原因是調資晉級人員經費增加和縣級專項資金增加。較年初預算數增加57.17萬元,增長31.03%。主要原因是中途追加人員經費和縣級專項經費。
2.支出情況。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241.4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10.53萬元,增長4.56%。主要原因是調資晉級人員經費增加和縣級專項資金增加。較年初預算數增加57.17萬元,增長31.03%。主要原因是中途追加人員經費和縣級專項經費。
3.結轉結余情況。2020年度年末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0萬元,較上年決算數無增減。
4.比較情況。本部門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主要用于以下幾個方面:
(1)科學技術支出173.67萬元,占71.94%,較年初預算數增加39.03萬元,增長28.99%,主要原因是中途追加人員經費和縣級專項經費增加。
(2)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49.36萬元,占20.45%,較年初預算數增加18.25萬元,增長58.66%,主要原因是社會保障繳費標準調整。
(3)衛生健康支出10.56萬元,占4.37%,較年初預算數減少0.38萬元,下降3.47%,主要原因是繳納衛生健康人員經費略有減少。
(4)住房保障支出7.81萬元,占3.24%,較年初預算數增加0.27萬元,增加3.58%,主要原因是根據實際情況繳納公積金增加。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205.4萬元。其中:人員經費184.08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25.13萬元,增長15.81%,主要原因是中途追加人員經費等。人員經費用途主要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獎金、績效工資、社會保障繳費、住房公積金、其他工資福利支出、退休經費等。公用經費21.32萬元,較上年決算數減少5.49萬元,下降20.48%,主要原因是本著節約開支的要求,減少公用經費開支。公用經費用途主要包括辦公費、水費、電費、郵電費、差旅費、勞務費、其他商品服務支出等。
(五)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決算情況說明。
2020年度本部門無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支。
(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 22020年度本部門無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支出。
三、“三公”經費情況說明
(一)“三公”經費支出總體情況說明。
2020年度“三公”經費支出共計0.91萬元,較年初預算數減少0.79萬元,下降46.47%,主要原因是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嚴格按照“三公”經費要求節約開支。較上年支出數增加0.72萬元,主要原因是在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強化公務接待支出管理,嚴格遵守公務接待開支范圍和開支標準,嚴格控制陪餐人數的同時,今年開展科普宣傳活動增加,導致接待費略有增加。
(二)“三公”經費分項支出情況。
2020年度本單位未發生因公出國(境)費用支出。
2020年度本單位未發生公務車購置費支出。
2020年度本單位未發生公務車運行維護費支出。
公務接待費0.91萬元,主要用于接待市科協、周邊區縣到我縣參加科普活動及調研等。費用支出較年初預算數減少0.79萬元,下降46.47%,主要原因是一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二是強化公務接待支出管理,嚴格遵守公務接待開支范圍和開支標準,嚴格控制陪餐人數。較上年支出數增加0.72萬元,在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強化公務接待支出管理,嚴格遵守公務接待開支范圍和開支標準,嚴格控制陪餐人數的同時,今年開展科普宣傳活動增加,導致接待費略有增加。
(三)三公”經費實物量情況。
2020年度本部門因公出國(境)共計0個團組,0人;公務用車購置0輛,公務車保有量為0輛;國內公務接待9批次95人,其中:國內外事接待9批次,95人;國(境)外公務接待0批次,0人。2020年本部門人均接待費95元,車均購置費0萬元,車均維護費0萬元。
四、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
(一)機關運行經費情況說明。
2020年度本部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21.32萬元,機關運行經費主要用于辦公費、水費、電費、會議費、培訓費、郵電費、差旅費、勞務費、其他商品服務支出。機關運行經費較上年決算數減少5.49萬元,減少20.48%,主要原因是貫徹執行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減少日常辦公費及差旅費等開支。
本年度會議費支出0.48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0.48萬元,增加100%,主要原因是根據工作實際情況召開各種科普會議等。本年度培訓費支出0.033元,較上年決算數減少0.937萬元,下降96.6%,主要原因是今年沒有開展大型培訓活動。
(二)國有資產占用情況說明。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本部門共有車輛0輛,其中,副部(省)級及以上領導用車0輛、主要領導干部用車0輛、機要通信用車0輛、應急保障用車0輛、執法執勤用車0輛,特種專業技術用車0輛,離退休干部用車0輛,其他用車0輛。單價50萬元(含)以上通用設備0臺(套),單價100萬元(含)以上專用設備0臺(套)。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說明。
2020年度我單位未發生政府采購事項,無相關經費支出。
??五、預算績效管理情況說明
(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開展情況
根據預算績效管理要求,本單位對1個項目開展了績效自評,其中,以填報目標自評表形式開展自評項,涉及資金5萬元;無委托第三方形式開展績效自評項目。
(二)績效自評結果
1.績效自評表
|
2020年度項目績效自評表 | ||||||||||||
|
項目名稱 |
科普工作及反邪教協會 |
自評總分 |
99 | |||||||||
|
主管部門 |
豐都縣科學技術協會 |
實施單位 |
豐都縣科學技術協會 | |||||||||
|
項目資金(萬元) |
年初預算數 |
全年預算數 |
全年執行數 |
分值 |
執行率 |
執行率得分 | ||||||
|
年度總金額 |
5 |
5 |
5 |
100 |
100% |
100 | ||||||
|
其中:財政撥款 |
5 |
5 |
5 |
|||||||||
|
上年結轉結余 |
||||||||||||
|
其他資金 |
||||||||||||
|
年度總體目標 |
預期目標 |
全年完成情況 | ||||||||||
|
1.根據縣科協工作職能開展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全國科普日、科技活動周、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等科普宣傳活動。 2.根據《豐都縣反邪教協會章程》及市反邪教協會、縣委政法委、縣科協工作要求,團結和聯絡社會各界人士,開展反對一切危害人民生命財產與安全、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破壞法律實施和社會穩定的反邪教宣傳活動。 |
(一)抓住青少年這個“短板人群”,舉辦豐都縣第35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織參加中市青少年科技競賽活動,獲得一等獎3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1項。承辦中國流動科技館重慶巡展(豐都站)活動,累計組織10000余名師生參觀體驗;協調“科普大篷車渝州行”到我縣興龍中學、社壇中心校、雙龍中心校、仁沙中學等10所中小學開展科普宣傳、普及科學知識;邀請重慶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羅光教授到我縣三建中心校、虎威中心校、三元中心校、太平中心校開展2020年“智惠行動”院士專家科普報告校園行活動4場次,為1200余名同學帶來《科學創新與探究-身邊小事物的改造》的精彩專題報告。 (二)抓住農民這個“薄弱人群”,圍繞“禮贊共和國、智慧新生活”主題組織開展“全國科普日”系列活動,積極開展防災減災日、食品安全宣傳周、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科技活動周等科普品牌活動,累計組織涉醫學會專家開展義診活動13場次;組織涉農學會專家開展技術咨詢、科技推廣、產業技術培訓11場次。 (三)抓住城鎮勞動者這個“基礎人群”,邀請衛生、應急、反邪教等方面的專家老師進社區開展科普知識講座7場次,開展“崇尚科學 關愛家庭 珍惜生命 拒絕邪教”主題宣傳活動5場次,引導群眾崇尚科學、反對愚昧,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日常注重利用科普文化重慶市云平臺終端、科普宣傳欄、科普LED宣傳屏全方位開展科普宣傳;通過豐都手機報每天發送科普知識,讓民眾積極參與各項科普活動。 (四)抓住領導干部和公務員這個“關鍵少數”,在全縣范圍內組織開展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組建科學傳播專家庫,開展豐都縣新時代文明實踐“講科技”志愿服務13場次;組織137名科技志愿者注冊科普中國APP,轉發并及時傳播科普信息7875條次;累計組織發動1.5萬余名干部群眾參與2020重慶市公民科學素質網絡答題13萬次。 | |||||||||||
|
績效指標 |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三級指標 |
年度指標值 |
實際 |
分值 |
得分 | |||||
|
產出指標 |
數量指標 |
科普宣傳場次 |
15場次 |
15 |
20 |
20 | ||||||
|
數量指標 |
反邪教協會工作人員 |
1人 |
1 |
5 |
5 | |||||||
|
質量指標 |
完成年度各類科普宣傳工作 |
15場次 |
15 |
30 |
30 | |||||||
|
成本指標 |
科普宣傳經費 |
0.5萬元 |
0.6萬元 |
5 |
4 | |||||||
|
成本指標 |
反邪教協會人員經費 |
4.5萬元 |
4.5萬元 |
5 |
5 | |||||||
|
效益指標 |
經濟效益 指標 |
進一步提升豐都縣居民科學素質,力爭達到《全民科學素質綱要》指定指標。 |
10% |
10% |
25 |
25 | ||||||
|
滿意度指標 |
服務對象 滿意度指標 |
服務滿意度 |
90% |
90% |
10 |
10 | ||||||
|
說明 |
||||||||||||
2.績效自評報告或案例
我單位未委托第三方開展績效自評。
(三)重點績效評價結果
我單位未委托第三方開展重點績效評價。
六、專有名詞解釋
(一)財政撥款收入:指本年度從本級財政部門取得的財政撥款,包括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和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
(二)事業收入:指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取得的收入;事業
(三)其他收入:指單位取得的除“財政撥款 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等以外的收入,包括未納入財政預算或財政專戶管理的投資收益、銀行存款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捐贈收入,現金盤盈收入、 存貨盤盈收入、收回已核銷的應收及預付款項、無法償付的應付及預收款項等。各單位從本級財政部門以外的同級單位取得的經費、從非本級財政部門取得的經費, 以及行政單位收到的財政專戶管理資金填列在本項內。
(四)用事業基金彌補收支差額:指事業單位在當年的“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其他收入”等不足以安排當年支出的情況下,使用以前年度積累的事業基金(事業單位當年收支相抵后按國家規定提取、用于彌補以后年度收支差額的基金)彌補本年度收支缺口的資金。
(五)年初結轉和結余:指單位上年結轉本年使用的基本支出結轉、項目支出結轉和結余、經營結余。不包括事業單位凈資產項下的事業基金和專用基金。
(六)結余分配:指單位當年結余的分配情況。根據《關于事業單位提取專用基金比例問題的通知》(財教〔2012〕32號)規定,事業單位職工福利基金的提取比例,在單位年度非財政撥款結余的40%以內確定,國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七)年末結轉和結余:指單位結轉下年的基本支出結轉、項目支出結轉和結余、經營結余。不包括事業單位凈資產項下的事業基金和專用基金。
(八)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其中:人員經費指政府收支分類經濟科目中的“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公用經費指政府收支分類經濟科目中除“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外的其他支出。
(九)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十)“三公”經費:指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 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反映單位按規定保 留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十一)機關運行經費:為保障行政單位(含 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運行用于購買貨物和服務等的各項公用經費,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護費、專用材料及一般 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十二)工資福利支出(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類級):反映單位開支的在職職工和編制外長期聘用人員的各類勞動報酬,以及為上述人員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等。
(十三)商品和服務支出(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類級):反映單位購買商品和服務的支出(不包括用于購置固定資產的支出、戰略性和應急儲備支出)。
(十四)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類級):反映用于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
(十五)其他資本性支出(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類級):反映非各級發展與改革部門集中安排的用于購置固定資產、戰略性和應急性儲備、土地和無形資產,以及構建基礎設施、大型修繕和財政支持企業更新改造所發生的支出。
七、決算公開聯系方式及信息反饋渠道
本單位決算公開信息反饋和聯系方式:023-70605309
?
?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