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豐都縣交通運輸委員會>政務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預算/決算>預算公開
[ 索引號 ] | 11500230008686350N/2025-00235 | [ 發文字號 ] | |
[ 主題分類 ] | 財政 | [ 體裁分類 ] | 財政;財政預算、決算 |
[ 發布機構 ] | 豐都縣交通運輸委員會 | ||
[ 成文日期 ] | 2025-04-27 | [ 發布日期 ] | 2025-04-27 |
[ 索引號 ] | 11500230008686350N/2025-00235 |
[ 發文字號 ] | |
[ 主題分類 ] | 財政 |
[ 體裁分類 ] | 財政;財政預算、決算 |
[ 發布機構 ] | 豐都縣交通運輸委員會 |
[ 有效性 ] | |
[ 成文日期 ] | 2025-04-27 |
[ 發布日期 ] | 2025-04-27 |
豐都縣港航海事事務中心2024年度項目績效目標自評報告
一、績效目標分解下達情況
根據上級部門及縣交通運輸委統籌部署,2024年度下達財政資金預算總額為1459.78萬元,我中心緊密圍繞“建設安全、綠色、高效水運體系”核心目標,共分解細化完成19個項目。按照“科學分配、精準投向”原則,以“保安全、促發展、惠民生”為導向,明確各項目績效目標:一是實現轄區266公里通航水域日常維護全覆蓋,隱患整改率達100%;二是完成港口岸電設施標準化改造3座,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設施覆蓋率達100%;三是推進老舊船舶報廢更新,計劃拆解船舶55艘,落實超長期特別國債補貼資金733萬元;四是優化客運碼頭靠泊能力,新建游輪輔港客運躉船2艘,提升旅客運輸服務品質。所有項目均通過財政專項會議審議,確保資金投向精準、責任分工明晰,為全年任務推進奠定堅實基礎。
二、績效情況分析
(一)資金投入情況分析
2024年度財政預算資金總額為1459.78萬元,資金重點保障航道日常維護、老舊船舶報廢更新、岸電設施標準化改造等核心任務。截至目前,實際支出金額為684.15萬元,預算執行率為46.9%,總體執行進度低于預期。執行率偏低主要受多重因素制約:一方面,港口岸電改造、船舶岸電設施等環保類項目審批涉及多部門協同,流程耗時較長,導致資金沉淀;另一方面,老舊船舶拆解政策宣貫不足,企業參與積極性較低,影響補貼資金申領進度。盡管存在執行率不足的問題,但在安全環保整治、應急救援等關鍵領域仍取得顯著進展,部分項目執行率達100%,資金使用規范性和精準性得到充分體現。下一步將重點優化審批流程,強化跨部門協同機制,確保預算執行與項目實施高效銜接。
(二)資金管理情況分析
2024年我中心嚴格落實“專款專用、重點保障”原則,資金分配聚焦航道維護、安全環保整治等核心領域,整體管理規范有序。中央及縣級財政資金下達及時,撥付流程嚴格遵循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未出現截留、挪用等違規行為。但受跨年度項目結轉壓力影響,部分資金執行效率未達預期,其中,2023年結轉的航道日常維護費項目支付率僅為43.2%,擠占本年度預算額度;港口岸電標準化改造、船舶岸電設施等項目因環評審批流程冗長,導致資金沉淀超期;此外,老舊船舶拆解補貼政策宣貫不足,申領積極性較低,進一步拖慢執行進度。值得肯定的是,港航安全環保專項整治經費等項目執行率達100%,資金使用精準高效,充分體現重點領域保障能力。下一步將強化預算統籌,建立跨年度資金清理臺賬,優化審批“綠色通道”,同步加強政策解讀與企業對接,推動資金執行與項目進度深度匹配,全面提升管理效能。
(三)總體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2024年我中心緊扣“安全、綠色、高效”發展主線,圍繞航道維護、環保設施建設、運輸能力提升等核心任務,總體績效目標完成率較好,重點工作成效顯著。在安全生產領域,全年累計開展航道巡查121次,覆蓋轄區全部266公里通航水域,排查整改隱患104處,整改率100%,有效保障了長江干線及支流水域通航安全,全年未發生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環境治理方面,通過系統推進岸電設施標準化改造工程,完成3座碼頭岸電設施建設,實現轄區13座碼頭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設施全覆蓋,環保效益顯著。運輸服務能力持續增強,水路運輸總周轉量達115.01億噸公里,同比增長4.48%,創歷史新高,為縣域物流經濟注入強勁動力。民生服務領域,新建游輪輔港客運躉船2艘、游客登岸扶梯1臺,優化旅客上下船流程,春運及廟會期間組織輪渡6831航次,群眾出行滿意度顯著提升。然而,部分項目仍存在推進滯后問題。總體而言,資金投入與項目推進基本匹配,但需進一步強化跨部門協同與政策落地執行,確保績效目標全面實現。
(四)績效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一是航道維護覆蓋率嚴格達標,全年實現轄區266公里通航水域巡查全覆蓋,隱患整改率100%,有效保障通航安全;二是岸電設施標準化建設任務超額完成,新建3座碼頭岸電設施,推動全縣13座碼頭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設施全覆蓋,接電時間累計25982小時,為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運輸服務能力顯著提升,水路運輸總周轉量達115.01億噸公里,同比增長4.48%,超額完成4%的預期目標;三是民生保障領域,新增游輪輔港客運躉船2艘、登岸扶梯1臺,優化旅客上下船流程,春運及廟會期間安全運送乘客超10萬人次,群眾出行滿意度顯著提升。
三、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
2024年度我中心部分項目預算執行率未達預期,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一是老舊船舶拆解工作推進緩慢,全年僅完成2艘拆解任務,與目標55艘懸殊,主要受政策宣貫深度不足、企業顧慮成本回收周期長等因素影響,部分航運企業持觀望態度;二是港口岸電標準化改造、航道維護等基建類項目因審批流程涉及多部門協同,環評、用地等環節平均耗時增加30%,導致預算資金沉淀。
針對上述問題,中心將采取系統性改進措施:一是強化政策落地效能,聯合行業協會開展老舊船舶拆解專項培訓,設立“拆解進度獎”并簡化補貼申領流程,力爭2025年完成剩余53艘拆解任務;二是優化審批協同機制,聯合生態環境局、發展改革委成立“綠色通道專班”,推行“容缺受理”制度,壓縮前期審批時限20%以上,確保港口岸電改造等滯后項目年內啟動。通過多措并舉,力爭2025年預算執行率提升至75%以上,推動績效目標與項目實施深度契合,為水運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四、績效自評結果擬應用和公開情況
我中心通過系統實施財政預算資金項目并開展績效自評,2024年度績效目標全面達成且成效顯著。最終,自評得分82分,評價結果為“良”。自評結果擬通過三重路徑實現應用與公開:一是強化預算銜接,將執行高效、效益突出的安全環保整治、應急救援等項目列為2025年度優先支持方向,對老舊船舶拆解等滯后領域實行限額管理,確保資金精準投向民生急需與發展關鍵環節;二是深化公開透明,自評報告全文擬通過豐都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政務公開”專欄及“渝快辦”平臺向社會公示,同步在縣交通運輸委年度工作會議上專題通報,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行業代表參與評議,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三是壓實內部責任,通過中心公示欄張貼、科室例會傳達等方式,將自評結果納入部門及個人年度考核體系,明確整改時限與責任清單,倒逼管理效能提升。通過多維度的結果應用與公開機制,著力構建“績效導向、動態優化、陽光運行”的長效管理模式,為區域水運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動力。
五、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中央巡視、各級審計及財會監督中未發現違規問題,資金使用合規合法。
六、附件
豐都縣港航海事事務中心2024年項目績效自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