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政務公開>惠民惠農財政補貼信息>補貼依據

[ 索引號 ] 11500230008686369K/2022-00263 [ 發文字號 ]
[ 主題分類 ] 財政、金融、審計 [ 體裁分類 ] 財政
[ 發布機構 ] 豐都縣財政局
[ 成文日期 ] 2013-11-11 [ 發布日期 ] 2013-11-11
[ 索引號 ] 11500230008686369K/2022-00263
[ 發文字號 ]
[ 主題分類 ] 財政、金融、審計
[ 體裁分類 ] 財政
[ 發布機構 ] 豐都縣財政局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13-11-11
[ 發布日期 ] 2013-11-11

重慶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于進一步規范計生利益導向政策的通知

各區縣(自治縣)人口計生委,萬盛經開區人口計生局、北部新區社會發展局:

為進一步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市人口計生委在反復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對計生利益導向有關政策進行了規范,并通過市法制辦審查備案(渝文審〔2013〕46號),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

附件:計生利益導向有關政策

?

?

重慶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2013年11月11日??????

???(此件公開發布)?

?

?

計生利益導向有關政策

?

一、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

???(一)對象確認條件(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1.?未違反計劃生育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生育;

2.?本人為本市農業戶口或界定為農業戶口;

3.?本人或配偶曾經生育,現存活一個子女或兩個女孩;

4.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申請當年年滿60周歲。

???(二)扶助標準。

1.?農村獨生子和雙女家庭父母每人每年1080元。

2.?農村獨生女家庭父母每人每年1560元。

???(三)具體解釋。

1.?夫妻曾經生育子女的認定,以生育活嬰為準。未生育子女的夫妻不納入農村獎勵扶助范圍。

2.?夫妻中女方懷孕后離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離家前男方已生育一個子女或出走后收養一個子女的,不納入農村獎勵扶助范圍。

3.?獨生子女死亡后,依法收養一個子女,符合農村獎勵扶助條件的夫妻,可納入扶助范圍。

4.?再婚夫妻,再婚后未生育和收養子女,一方符合農村獎勵扶助條件,且在辦理結婚登記時,生育子女方還未享受獎勵扶助的,未生育方可納入;再婚前生育子女方已享受獎勵扶助的,未生育方不納入。未生育方享受獎勵扶助后,同生育方離婚的不再繼續享受。未生育方納入獎勵扶助后,生育方死亡,未生育方可繼續享受,但未生育方再登記結婚的不繼續享受。

5.?每年1月1日至1月31日為農村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個人申報及變更退出時間。符合條件的對象到戶籍地鄉鎮(街道)、村(社區)申請(夫妻戶籍地不一致的在本人戶籍地申報)。

二、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制度

???(一)對象確認條件(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1.?未違反計劃生育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生育;

2.?本市戶口;

3.?現無存活子女或現存活一個子女(包括合法收養一個子女)被依法鑒定為三級及以上殘疾;

4.?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申請當年女方年滿49周歲。

???(二)扶助標準。

1.獨生子女三級及以上殘疾家庭父母每人每年2760元。

2.獨生子女死亡家庭父母每人每年3120元。

???(三)具體解釋。

1.?符合特別扶助條件的夫妻,一方在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另一方在1933年1月1日以前出生的一并納入。

2.?符合特別扶助條件的原配夫妻,女方年滿49周歲,男女雙方納入;女方未滿49周歲,男女雙方均不納入。

3.?符合特別扶助條件喪偶現無配偶、離婚現無配偶(單親家庭)或配偶一方下落不明的,本人年滿49周歲時納入。

4.?符合特別扶助條件再婚夫妻,再婚后未再生育和收養子女,且再婚夫妻中女方年滿49周歲,一方符合特別扶助范圍且在辦理結婚登記時,生育子女方還未享受特別扶助的,未生育方可納入;再婚前生育子女方已享受特別扶助的,未生育方不納入。未生育方享受特別扶助后,同生育方離婚的不再繼續享受。未生育方納入特別扶助后,生育方死亡,未生育方可繼續享受,但未生育方又登記結婚的不繼續享受。

5.?無生育能力的夫妻,依法收養的一個子女死亡或依法收養了一個三級及以上殘疾子女的納入特別扶助。獨生子女死亡后,依法收養一個三級及以上的殘疾子女,可納入特別扶助范圍。獨生子女死亡后,依法收養一個子女,收養后又依法解除收養關系的,可納入特別扶助。

6.?符合政策生育的子女死亡而無子女的夫妻,符合收養實質要件而沒有辦理收養手續收養一個子女(收養子女年齡在18周歲以內)死亡,可納入特別扶助范圍。

7.?符合特別扶助條件夫妻,如果再生育子女、收養健康子女或殘疾子女康復的,不再納入特別扶助,自其再生育子女、收養健康子女或殘疾子女康復的次年起,終止發放特別扶助金。

8.?符合特別扶助條件夫妻,獨生子女死亡后戶口未注銷的暫不納入;待戶口注銷后納入。

9.?獨生子女三級及以上殘疾家庭申請特別扶助必須提供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部隊確定的殘疾等級在申請特別扶助時須重新認定。

10.?每年1月1日至1月31日為特別扶助個人申報及變更退出時間,其中獨生子女死亡申報特別扶助可延長至4月1日以前申報,符合條件的對象到戶籍地鄉鎮(街道)、村(社區)申請(夫妻戶籍地不一致的在本人戶籍地申報)。

三、農村獨生子女四級殘疾家庭扶助

???(一)對象確認條件(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1.?未違反計劃生育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生育;

2.?本人及配偶為本市農業戶口或界定為農業戶口;

3.?本人及配偶終身只生育了一個子女且依法鑒定為四級殘疾,未再生育或收養子女;

4.?申請當年女方年滿49周歲,年齡在60周歲以下。

???(二)扶助標準。

1.?農村獨生子女四級殘疾家庭父母每人每年2760元。

2.?農村獨生子女四級殘疾家庭父母年滿60周歲轉入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扶助金標準不變。

???(三)具體解釋。

1.?符合農村獨生子女四級殘疾家庭扶助條件的,必須持有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或有關證明。

2.?申請農村獨生子女四級殘疾家庭扶助必須提供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部隊確定的殘疾等級在申請農村獨生子女四級殘疾家庭扶助時須重新認定。

3.?每年1月1日至1月31日為農村獨生子女四級殘疾家庭扶助個人申報及變更退出時間,符合條件的對象到戶籍地鄉鎮(街道)、村(社區)申請(夫妻戶籍地不一致的在本人戶籍地申報)。

四、有關政策解釋

???(一)適用生育政策界定。

1.?夫妻所生育子女數必須符合當時的計劃生育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違法生育和收養子女的不納入獎勵扶助、特別扶助范圍。

2.?未婚生育第一個子女的雙方現已辦理結婚登記以及符合照顧再生育條件但未經審批生育的納入扶助范圍。

3.?夫妻一方或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與配偶外的人員發生生育行為的屬違法生育,婚外生育的雙方(含其配偶)均不能納入扶助范圍。

4.?本著尊重歷史的原則,依據政策生育的農村雙女戶,符合農村獎勵扶助條件的納入獎勵扶助范圍。1979年1月1日至1980年9月1日,執行川革發〔1979〕14號文件;1980年9月1日至1985年9月5日,執行川府發〔1980〕177號文件;1985年9月5日至1987年7月2日,執行原重慶市辦〔1985〕85號規定。對于原區縣有文件規定的按規定執行。對未取得再生育指標生育的雙女戶和1987年7月2日《四川省計劃生育條例》實施后不符合再生育條件,經動員拒不落實補救措施生育,當時被認定為計劃外生育的雙女戶,不納入獎勵扶助對象范圍。

???(二)戶口界定。

1.?對有退休金的輪換工或民辦教師、享受城鎮社會保障待遇的農業戶口等視為城鎮戶口。

2.?申請人有多種戶口狀況的,由本人申請公安部門認定戶口狀況并注銷其他戶口。未申請認定和注銷的,按戶口待定處理,不納入獎勵扶助范圍。

???(三)子女數界定。

1.?夫妻現存子女數包括生育子女和收養子女。雙胞胎、多胞胎子女按個數計算子女數量。

2.?審查子女數時,只審查現存活子女數,不審查其子女是否生育和子女之間是否見面。

3.?再婚夫妻,再婚后生育和收養子女的,子女數合并計算;若再婚后未再生育和收養子女的,子女數可分開計算。

4.?因婚姻變動形成的單親家庭,以本人戶口界定,子女數以單親前夫妻雙方的子女數計算。單親家庭符合特別扶助條件,子女數按本人實際生育(含依法收養)的子女數計算。

5.?單身男女收養子女后又結婚生育子女,子女數合并計算。

6.?經公安部門確認為被拐賣的婦女,在被拐賣期間生育的子女未返回與現家庭共同生活的,可不計入現家庭夫妻現存子女數。

7.?1992年4月1日《收養法》實施前所撿養子女視為事實收養。被收養人與收養人依法解除收養關系,不計入收養人現存子女數。

8.?夫妻一方(不包括女方懷孕后離家出走)多年下落不明的,子女數按下落不明前雙方生育子女數認定。下落不明方返回后重新確認雙方資格。

9.?下落不明未經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不認定為死亡。

???(四)年齡界定。

1.?扶助對象的年齡以本人居民身份證載明的出生時間為依據;從未辦理居民身份證的,應辦理身份證后再申報。

2.?年滿60周歲或年滿49周歲指當年12月31日以前滿60歲或49周歲。

???(五)轉戶居民享受過渡期的界定。

1.?2010年8月1日以前,轉戶居民是指農村居民因成建制地變更戶口性質等政府行為成為非農業戶口;農村居民因結婚、購買房屋等個人行為登記為非農業戶口的不按轉戶居民對待。從2010年8月1日起,所有轉戶居民視為成建制農轉城。“成建制”不一定以整村整社為單位,也包括一個社的某個區域。

2.?轉戶居民從首次享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征地農轉非人員從領取安置費(直接支付征地補償費、安置費)、辦理投保單(辦理儲蓄式養老保險)、首次發放生活費(將補償費、安置費劃撥民政部門按月發放生活費)等實際安置和辦理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時間作為已享受城鎮社會保障待遇的時間。農業戶口購買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作為已享受城鎮社會保障待遇對待。

3.?未享受城鎮社會保障待遇的轉戶居民繼續執行原戶籍地的農村居民計劃生育扶助政策(國家工作人員等除外)。已享受城鎮社會保障待遇的轉戶居民,自享受城鎮社會保障待遇當年起,享受計劃生育扶助政策5年過渡期(國家工作人員等除外),過渡期屆滿的次年不再納入扶助范圍并作退出處理。以前已取消計劃生育獎勵優惠政策的轉戶居民不再恢復。

4.?國家工作人員包括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正式工作人員以及政府委派到國家參股企業、控股企業、中外合資企業的管理人員(即由政府任命到企業任職人員)。

5.?轉戶居民只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不按已享受城鎮社會保障待遇對待。

???(六)遷移戶口的辦理。

1.?本區縣內遷移戶口,遷移前及遷移當年已確認為扶助對象的,遷移后其資格確認手續不重新辦理;遷移后才申報的,在戶籍地申請辦理。

2.?跨區縣遷移戶口,遷移前及遷移當年已被遷出地確認為扶助對象的,在戶口遷移的次年,由戶口遷入地區縣憑遷出地區縣移交的證明材料重新確認;遷移后才符合條件的,由戶口遷入區縣申請辦理。

3.?戶口遷出區縣負責當年已在本區縣申報獎勵扶助、特別扶助的遷出人員辦理審核手續,在每年12月為已納入扶助對象的遷出轉戶居民辦理退出手續;每年1月由專人向戶口遷入區縣移交上年遷出轉戶居民的獎勵扶助和特別扶助檔案資料。

???(七)其他界定。

1.?1994年2月1日以前,以夫妻名義一直共同居住生活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視為事實婚姻。

2.?申請人未辦理結婚登記(事實婚姻除外),一方又下落不明的,不納入扶助范圍。

3.?處在服刑期的人員不納入扶助范圍,已納入的暫時取消,刑滿釋放后恢復。如其配偶符合扶助條件的納入。

4.?在執行過程中遇到本通知未規定的特殊個案,由區縣人口計生委書面報市人口計生委認定。

計生利益導向政策口徑的規定從發文之日起執行本規定,以前有關計生利益導向政策口徑的相關規定廢止。國家和市委市政府出臺新的政策規定,以新的政策規定為準。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部門

鄉鎮/街道

無障礙

政策問答

政務新媒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