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 怎樣做好結核病的預防?該如何規范治療?
結核病主要由結核桿菌引起,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普通人預防結核病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盡量減少或避免與活動性結核病患者接觸,尤其是與未治療的患者密切接觸。
2.在人群密集場所或高發地區,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3.要保持環境衛生,室內定期開窗通風,避免隨地吐痰,注意咳嗽禮儀。
4.在飲食方面,要做到均衡飲食,多攝入蛋白質、維生素及鋅、鐵等微量元素。
5.作息上,一定要規律,保證7-8小時睡眠,避免長期熬夜,導致免疫力下降。
6.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有氧運動,提升心肺功能。
7.對于患有基礎疾病的人群,比如糖尿病、免疫力低下疾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等,我們更需要積極控制基礎疾病,防止因基礎疾病導致免疫力下降而感染結核病。
8.針對新生兒,接種卡介苗可預防重癥結核的發生。
9.當身體出現咳嗽、咳痰持續2周以上,伴低熱、盜汗、消瘦、胸痛等癥狀時,就應該到醫療機構及時就醫檢查。
10.對于結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觸者、免疫力低下人群、糖尿病患者等人群,建議定期做結核菌素試驗或γ-干擾素釋放試驗,早期發現結核菌感染,最大程度地減少疾病帶來的危害,降低傳染給他人的風險。
對于得了結核病以后,我們該如何接受治療這個問題。
1.我們一定要嚴格遵循結核病治療的基本原則“早期、聯合、規律、適量、全程”。
2.在藥物治療方面,對于普通肺結核患者,采用標準治療方案,總療程通常為6個月,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綜合分析,選擇適合藥物組成有效的治療方案。
3.對于耐藥結核病患者,我們就需使用二線藥物,整個治療的療程也會延長至18-20個月。
4.在治療期間,我們必須要注意規律服藥和對藥物副作用的監測。一旦出現漏服或中斷治療的情況,極易導致治療失敗或產生耐藥性。
5.嚴格按照醫生意見定期開展血常規、肝腎功檢查,密切關注視力變化等。
6.飲食上,選擇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增強免疫力。活動性肺結核患者在傳染期需佩戴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場所,痰液消毒處理。急性期多休息,恢復期適當鍛煉,保持居室通風。
7.在內科藥物治療無法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時,我們可以進行外科手術治療。比如肺部空洞經藥物治療無效時空洞內的結核菌難以被藥物完全清除,手術切除空洞組織可以有效去除病灶;大咯血危及生命時,通過介入手術可以及時止血,挽救患者生命;合并有結核性膿胸時,手術能夠清除胸腔內的膿液,促進胸腔的恢復,改善患者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