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總失敗?快來看看如何破局! | 科學減重一起來
大家都知道,想要減重,“三分靠動,七分靠吃”。但有些人嘴上說著要減重,但總是無法付諸實際行動,或者一時沖動盲目減重,過兩天又主動放棄,如此反復,讓身體誤認為您處于應激狀態,體重不減反增,更有甚者,導致身體機能紊亂。
減重時,找到問題關鍵所在,有的放矢,才能減重成功,保持減重成果不反彈。下面一起來看看如何正確管理體重。
一、判斷自己到底胖不胖
想要減重,先要初步判斷一下自己是否存在超重、肥胖等問題。最常見的判斷方式就是稱體重、量身高和腰圍。
不妨先打開計算器算一下自己的體質量指數,也就是人們常說的BMI。具體方法是用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薦的標準,我國18~64歲的健康成年人BMI應在18.5~23.9。
只要您身材勻稱,BMI在18.5~23.9,就屬于健康體重的范圍,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適度運動就可以;如果您的BMI已經超過24但未達到28,說明您已經超重了;如果BMI已經超過28,那就屬于肥胖了,這個時候,的確需要減重了。注意,如果男性的腰圍超過90厘米,女性超過85厘米,就屬于中心型肥胖的范疇,此時也需要開始制訂科學的減重計劃,并付諸實際行動。
二、減重的正確打開方式
1.定期監測體重
在一個固定的時間(如早上起床后),以固定的著裝(如僅穿內衣),在固定的體重秤(減少系統誤差)上稱一下自己的體重,并做好記錄。定好體重測量的周期,每2~3天或3~5天測量一次。體重數據可以更好地為控制體重提供數據支撐。
2.注意合理膳食
以食物攝入多樣化和平衡膳食為核心,不同人群應按照每天的能量需要量,在控制總能量攝入的前提下設計平衡膳食,逐步達到膳食中的脂肪供能占比20%~30%,蛋白質供能占比10%~20%,碳水化合物供能占比50%~65%。
控制總能量攝入和保持合理膳食是體重管理的關鍵。對于肥胖人群,推薦每日能量攝入平均降低30%~50%或降低500~1000千卡,或推薦每日能量攝入男性1200~1500千卡、女性1000~1200千卡的限能量平衡膳食。
合理膳食應在控制總能量攝入的同時,做到食物攝入多樣化和平衡膳食,保證營養素的充足攝入,必要時補充復合營養素補充劑。
一日三餐合理分配飲食,推薦早中晚三餐供能比為3∶4∶3。鼓勵主食以全谷物為主,至少占谷物的一半,適當增加粗糧并減少精米和白面的攝入量;保證攝入足量的新鮮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品種要多樣化,但要減少攝入高糖水果及高淀粉蔬菜;動物性食物應優先選擇脂肪含量低的食材,如瘦肉、去皮雞胸肉、魚蝦等;應優先選擇低脂或脫脂奶制品。
3.堅持適量運動
減重者應該注意減少久坐,并適度增加身體活動量。肥胖患者減重的運動原則是以中低強度有氧運動為主,抗阻運動為輔。每周進行150~30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每周5~7天,至少隔天運動1次;抗阻運動每周2~3天,隔天1次,每次10~20分鐘。每周通過運動消耗能量2000千卡及以上。
減重過程是重塑良好生活方式的過程。身體活動是一個減重、改善健康的機會。動則有益,貴在堅持。選擇和培養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持之以恒,把天天運動融入日常生活。
減重至健康體重范圍后,仍要堅持多樣化飲食,多吃粗雜糧和蔬菜水果,適量攝入魚、禽、蛋、瘦肉,飲食要清淡,少油、少鹽、少糖,適度運動,拒絕暴飲暴食、情緒化進食,維持健康體重。
科學減重,不可走捷徑!單純依靠減重藥、減重手術減重是不切實際的,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才是科學減重的基石。
另外,積極樂觀的心態,是科學管理體重的核心要素,能夠助力我們合理規劃飲食與運動,也是我們樂享生活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