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豐都縣雙龍鎮人民政府>政務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履職依據>政策文件

[ 索引號 ] 11500230008686350N/2023-00849 [ 發文字號 ] 雙龍府發〔2023〕17號
[ 主題分類 ] 其他 [ 體裁分類 ] 公文
[ 發布機構 ] 豐都縣雙龍鎮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 ] 2023-08-18 [ 發布日期 ] 2023-08-31
[ 索引號 ] 11500230008686350N/2023-00849
[ 發文字號 ] 雙龍府發〔2023〕17號
[ 主題分類 ] 其他
[ 體裁分類 ] 公文
[ 發布機構 ] 豐都縣雙龍鎮人民政府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3-08-18
[ 發布日期 ] 2023-08-31

豐都縣雙龍鎮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雙龍鎮加強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閉環管理方案》的通知


?

各村(社區),鎮級相關部門:

現將《雙龍鎮加強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閉環管理方案》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

?

??????????????????????????? 豐都縣雙龍鎮人民政府

2023818

(此件公開發布)

雙龍鎮加強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

工作閉環管理方案

?

為持續健全我鎮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機制,形成工作閉環,依據《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的指導意見》(中農組發〔20217號)精神,以及《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工作指南》(國鄉振發〔20234號)的具體要求,在中共豐都縣委農村工作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轉發《加強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閉環管理方案》(豐委農辦〔202331號)基礎上,為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結合我鎮實際,現將管理方案通知如下。

一、風險發現機制

(一)發放“明白紙”。進一步加強政策宣傳,發放監測對象申報和幫扶兩張政策“明白紙”。其中:①申報政策“明白紙”發放至所有農戶;②幫扶政策“明白紙”發放至所有監測對象。

(二)健全風險預警和響應機制。進一步拓寬用好“3+X”種返貧致貧風險發現渠道:堅持網格化常態化監測和集中走訪排查相結合,每年上半年開展大走訪大排查大整改行動,下半年開展第二輪集中風險排查;暢通農戶自主申報,用好“12317平臺,推行自主申報一碼通強化部門篩查預警,重點關注農村低保對象、分散特困供養對象以及大病戶等困難群體,三保障及飲水安全問題,重大災情疫情信息等;及時響應媒體曝光、群眾信訪以及考核評估等反饋問題。針對各類渠道發現的返貧致貧風險線索,鎮村干部在5個工作日內到戶核實。

二、及時識別機制

(一)識別認定范圍。防止返貧監測幫扶工作面向所有農村地區、所有農村戶籍人口,原則上以戶籍為依據,統籌考慮實際居住情況和家庭成員共享收支情況。同時明確以下3類特殊情形:易地扶貧搬遷(含同步搬遷)等已轉為城鎮戶籍的家庭,且未享受城鎮低保、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等城鎮相關保障政策,可按條件和程序開展識別認定;家庭成員中個別人口為城鎮戶籍或集體戶籍的,且未享受城鎮低保、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等城鎮相關保障政策,可按實際共同生活人口納入整戶管理;易地搬遷群眾由遷入地負主體責任、遷出地配合。

(二)識別認定條件。以家庭為單位開展識別認定,綜合研判農戶的收入、合規自付支出、突出困難問題和自主應對能力,重點關注農戶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等方面出現的突出問題,同時關注就醫、就學、就業、產業等方面存在的實際困難和潛在風險。

(三)識別認定程序。監測對象認定程序包括農戶申請和授權承諾、鎮村干部入戶核實、村級民主評議和公示、鎮級部門聯合審核、縣鄉村振興局審核批準和公告五步流程。要點包括:從發現風險線索到區縣批準一般不超過15天,其中村內公示不少于5天,批準后10 天內錄入全國防止返貧監測和銜接推進鄉村振興信息系統(簡稱全國系統);對新申請農村低保和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的農戶,要按照監測對象認定條件進行逐戶排查,符合條件的按程序識別為監測對象。

(四)綠色通道。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導致出現突發返貧致貧風險,生活陷入嚴重困難事實清楚、急需幫扶的,經鎮村兩級確認,再報縣鄉村振興部門錄入全國系統綠色通道,先行救助幫扶。錄入綠色通道后,原則上1個月內完成農戶是否符合監測對象識別條件的核實工作。其中:對符合條件的,按識別程序補充完善有關手續;對不符合條件的,退出綠色通道,中止幫扶。

三、精準幫扶機制

(一)精準幫扶原則。堅持“缺什么補什么”,對義務教育、住房安全、飲水安全等單一風險,及時針對性幫扶,盡快解決問題;對風險復雜多樣的,分層分類實施綜合性幫扶措施,做到管用夠用。要進一步落實開發式幫扶,依據家庭成員勞動能力和發展需求針對性幫扶。具體地:①對有勞動能力(含弱勞力半勞力)、有意愿的監測戶,至少落實一項產業就業等開發式幫扶措施,引導勤勞致富。其中,對弱勞力半勞力,要創造條件探索落實開發式幫扶措施。②對整戶無勞動能力的,要持續關注。尤其對符合兜底保障條件的監測對象,做到應兜盡兜。

(二)精準幫扶要求。貫穿幫扶工作各個階段,突出幫扶實效,明確以下要點:對新識別的監測對象,村(社區)要根據返貧致貧風險、家庭成員勞動能力和發展需求,原則上在10天內制定一戶一策幫扶計劃;幫扶過程中,經發辦要跟蹤督促相關行業部門盡快落實幫扶措施,指導村(社區)常態化研判幫扶成效,合理調整完善幫扶計劃;風險消除后,做好持續跟蹤監測,對存在一定時間周期且尚未到期的幫扶措施可延續享受,如小額信貸幫扶應持續至合同到期,公益性崗位應持續到崗位協議到期,教育幫扶和雨露計劃應持續到完成當前學段等。

(三)監測幫扶聯系人職責。各村(社區)根據監測幫扶責任人名單,通知幫扶責任人落實幫扶監測工作調整后至少安排1名區縣或鎮干部(含符合條件的駐村干部)作為幫扶監測聯系人,重點關注收支、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狀況等,協調落實幫扶政策、解決生產生活等困難。

四、穩定消除機制

(一)風險消除原則。要堅持實事求是,穩定消除風險。其中:①整戶無勞動能力兜底保障的監測對象(包括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整戶無勞動能力且享受全額或最高檔次農村低保補助標準),在全國系統中準確標注,暫不消除風險;②除整戶無勞動能力兜底保障以外的監測對象,符合風險消除條件的,按程序標注風險消除。

(二)風險消除條件。應同時滿足以下3 項指標:①家庭年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當年監測范圍,且持續穩定半年以上;②“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持續鞏固;③經綜合分析研判,返貧致貧風險已經穩定消除或自然消除,不存在新增返貧致貧風險。

(三)風險消除程序。堅持“怎么進怎么出”的原則,按照“村(社區)提名、鄉村入戶核實、村級民主評議和公示、部門聯合審核、區縣審核批準和公告”五步流程消除風險。

五、數據分析機制

(一)定期采集收入。由經發辦牽頭,組織村(社區)干部、駐村干部、幫扶監測聯系人等,按季度據實采集所有監測對象的家庭人均純收入信息,錄入重慶防止返貧大數據監測平臺。具體要求:①采集方式上,原則上采用入戶采集,對整戶長期外出的可電訪,對確因年齡、身體等原因整戶不具備正常溝通能力的可由親屬或村干部代答;②計算口徑上,嚴格按照全市脫貧對象、監測對象家庭人均純收入計算口徑執行,主要包括工資性收入、生產經營性收入、轉移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并扣減生產經營性支出;③時間要求上,原則上每季度第一個月10 日前,完成上個季度收入數據采集錄入。

(二)數據分析應用。根據市縣反饋問題及鎮提取數據比對問題,各村(社區)要及時核實、修改。具體要求:①鎮行業部門要及時在工作群內向各村(社區)提供疑似問題數據并進行指導;②各村(社區)要指定專人負責此項業務,業務人員要及時查看工作群內信息;各村(社區)主要領導要跟進對疑似問題的核實整改情況;各行業部門要主動協助各村(社區)解決疑似問題。

六、工作保障機制

(一)強化責任體系。鎮村要嚴格落實“鄉村全過程管理”的責任,積極發揮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專班作用,鄉村振興部門履行專職責任,相關行業部門按職責做好信息預警、數據比對和行業幫扶。

(二)強化政策支持。堅持預防性措施和事后幫扶相結合,綜合使用行業政策、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和社會幫扶力量等,其中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優先保障到人到戶項目。落實區縣進一步分類優化的政策措施,強化開發式幫扶、高額醫療費用“一事一議”救助等政策。

?

附件:加強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閉環管理流程圖

?

?


?

附件

加強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閉環管理流程圖

?

?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部門

鄉鎮/街道

無障礙

政策問答

政務新媒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