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豐都縣暨龍鎮人民政府>政務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履職依據>政策文件
[ 索引號 ] | 11500230008689746L/2024-00016 | [ 發文字號 ] | 暨龍府發〔2024〕32號 |
[ 主題分類 ] | 鄉村振興 | [ 體裁分類 ] | 公文 |
[ 發布機構 ] | 豐都縣暨龍鎮人民政府 | ||
[ 成文日期 ] | 2024-06-28 | [ 發布日期 ] | 2024-07-11 |
[ 索引號 ] | 11500230008689746L/2024-00016 |
[ 發文字號 ] | 暨龍府發〔2024〕32號 |
[ 主題分類 ] | 鄉村振興 |
[ 體裁分類 ] | 公文 |
[ 發布機構 ] | 豐都縣暨龍鎮人民政府 |
[ 有效性 ] | |
[ 成文日期 ] | 2024-06-28 |
[ 發布日期 ] | 2024-07-11 |
豐都縣暨龍鎮人民政府關于印發《2024年脫貧人口到戶產業獎補資金項目的補充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社區)、鎮級各部門、相關單位∶
為有效穩定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收入,按照豐都縣財政局、豐都縣農業農村委員會《關于下達2024年第二批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豐財農〔2024〕32號)、中共豐都縣委農村工作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工作專班辦公室關于印發《豐都縣促進低收入脫貧人口和未消除風險監測對象提低增收幫扶措施的通知》(豐鞏固專辦發〔2024〕2號)及豐都縣暨龍鎮人民政府關于印發《2024年脫貧人口到戶產業獎補資金項目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暨龍府發〔2024〕10 號)的文件要求,結合我鎮實際情況,經黨委政府研究決定,現將《2024年脫貧人口到戶產業獎補資金項目的補充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豐都縣暨龍鎮人民政府
2024年6月28日 ?
(此件公開發布)
暨龍鎮2024年脫貧人口到戶產業獎補資金項目的補充實施方案
為有效穩定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收入,按照豐都縣財政局、豐都縣農業農村委員會《關于下達2024年第二批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豐財農〔2024〕32號)、中共豐都縣委農村工作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工作專班辦公室關于印發《豐都縣促進低收入脫貧人口和未消除風險監測對象提低增收幫扶措施的通知》(豐鞏固專辦發〔2024〕2號)及豐都縣暨龍鎮人民政府關于印發《2024年脫貧人口到戶產業獎補資金項目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暨龍府發〔2024〕10 號)的文件要求,結合我鎮實際情況,經黨委政府研究決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資金概況
下達我鎮脫貧人口到戶產業獎補資金21.85萬元(第一批),資金來源渝財農〔2023〕146號;12.5萬元(第二批),資金來源豐農業農村委發〔2024〕117號;專項用于到戶產業獎補。
二、補助要求
(一)補助對象。本輪補助資金21.85萬元(第一批)補助對象為2024年在家發展產業的脫貧戶和監測戶,且優先向2023年家庭人均純收入低于10000元的農戶傾斜,根據前期摸排情況,最終全鎮所有申請補助總金額超過縣級下達資金,研究決定,在脫貧戶和監測戶每戶每年最高不超過2000元的情況下按產業獎補金的60%撥付;12.5萬元(第二批)獎勵對象為市級反饋的兩類低收入群體(在家發展產業的戶及在家發展產業的收入較低的脫貧戶和監測戶),根據摸排統計并決定對在家發展產業的戶及在家發展產業收入較低的“兩類群體”給予每年每戶1700元的獎勵。
三、獎勵標準
按照中共豐都縣委農村工作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工作專班辦公室關于印發《豐都縣促進低收入脫貧人口和未消除風險監測對象提低增收幫扶措施的通知》(豐鞏固專辦發〔2024〕2號)的文件要求。結合我鎮實際,將縣上下達到我鎮的第一批到戶產業獎補剩余資金和下達的第二批到戶產業補助資金,用于市級反饋的兩類低收入群體在家發展產業的戶及在家發展產業的收入較低的脫貧戶和監測戶給予一定的獎勵,同時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新農人、種養大戶等對無勞力或弱勞力“兩類群體”采取代種代養方式發展產業,產業收益由農戶與帶動主體共享,并確保“兩類群體”收益分配比例不低于50%。具體獎勵標準如下:
1.兩類低收入群體的獎勵標準:針對市級反饋的兩類低收入群體在家發展產業的戶按每戶每年最高不超過5000元進行獎勵。(到戶產業補助和獎勵之和不超過5000元)
2.收入較低的脫貧戶和監測戶的獎勵標準:針對在家發展產業的收入較低的脫貧戶及監測戶適當給予一定獎勵,按每戶每年最高不超過2000元進行獎勵。(到戶產業補助和獎勵之和不超過2000元)
3.針對兩類低收入群體中無勞動力和弱勞動力的脫貧戶和監測戶可以由村集體經濟組織、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新農人、種養大戶等采取“代種代養”方式發展產業,其產業收益由農戶與帶動主體共享,收益分配比例不低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