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 11500230008686473P/2025-00017 | [ 發文字號 ] | 無 |
[ 主題分類 ] | 統計 | [ 體裁分類 ] | 統計分析 |
[ 發布機構 ] | 豐都縣統計局 | ||
[ 成文日期 ] | 2025-06-05 | [ 發布日期 ] | 2025-06-06 |
[ 索引號 ] | 11500230008686473P/2025-00017 |
[ 發文字號 ] | 無 |
[ 主題分類 ] | 統計 |
[ 體裁分類 ] | 統計分析 |
[ 發布機構 ] | 豐都縣統計局 |
[ 有效性 ] | |
[ 成文日期 ] | 2025-06-05 |
[ 發布日期 ] | 2025-06-06 |
豐都縣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公報(第二號)
——單位基本情況
豐都縣統計局
豐都縣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5年6月5日)
?
根據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現將我縣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單位情況、從業人員、資產負債狀況和營業收入公布如下:
一、單位情況
2023年末,全縣共有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活動的法人單位11731個,比2018年末增加4905個,增長71.9%;產業活動單位12806個,增加5138個,增長67.0%;個體經營戶53316個,增加10705個,增長25.1%(詳見表2-1)。
表2-1 單位數
|
單位數(個) |
比重(%) |
一、法人單位 |
11731 |
100.0 |
企業法人 |
8954 |
76.3 |
機關、事業法人 |
533 |
4.5 |
社會團體 |
239 |
2.0 |
其他法人 |
2005 |
17.1 |
二、產業活動單位 |
12806 |
100.0 |
第二產業 |
1751 |
13.7 |
第三產業 |
11055 |
86.3 |
三、個體經營戶 |
53316 |
100.0 |
第二產業 |
6380 |
12.0 |
第三產業 |
46936 |
88.0 |
?
在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業是:批發和零售業3114個,占26.5%;農、林、牧、漁業*1729個,占14.7%;租賃和商務服務業1315個,占11.2%(詳見表2-2)。
表2-2 按行業門類分組的法人單位數
|
法人單位 | |
數量(個) |
比重(%) | |
合 計 |
11731 |
100 |
農、林、牧、漁業* |
1729 |
14.7 |
采礦業 |
36 |
0.3 |
制造業 |
1012 |
8.6 |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
123 |
1.0 |
建筑業 |
430 |
3.7 |
批發和零售業 |
3114 |
26.5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254 |
2.2 |
住宿和餐飲業 |
379 |
3.2 |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
270 |
2.3 |
金融業 |
12 |
0.1 |
房地產業 |
234 |
2.0 |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
1315 |
11.2 |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
405 |
3.5 |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
66 |
0.6 |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
230 |
2.4 |
教育 |
276 |
2.4 |
衛生和社會工作 |
144 |
1.2 |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
846 |
7.2 |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
856 |
7.3 |
?
注:表中農、林、牧、漁業僅包括從事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的法人單位與個體經營戶,以及兼營第二、三產業活動的農、林、牧、漁業法人單位。表中房地產業包括房地產開發經營、物業管理、房地產中介服務、房地產租賃經營和其他房地產業。
二、從業人員
2023年末,全縣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125574人,比2018年末增加3112人,增長2.5%,其中女性從業人員51934人。第二產業從業人員46191人,減少12647人,下降21.5%;第三產業從業人員79383人,增加15759人,增長24.8%。個體經營戶從業人員107192人,其中女性從業人員54915人。
在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位居前三位的行業是:建筑業26249人,占20.9%;批發和零售業17304人,占13.8%;制造業17128人,占13.6%。(詳見表2-3)。
表2-3 按行業門類分組的法人單位從業人員
|
法人單位 從業人員 (人) |
|
其中:女性 | ||
合 計 |
125574 |
51934 |
農、林、牧、漁業* |
6072 |
2411 |
采礦業 |
1066 |
203 |
制造業 |
17128 |
7007 |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
1903 |
550 |
建筑業 |
26249 |
6386 |
批發和零售業 |
17304 |
8250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3424 |
1014 |
住宿和餐飲業 |
2453 |
1481 |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
1458 |
652 |
金融業 |
783 |
363 |
房地產業 |
3204 |
1408 |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
7469 |
2938 |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
3212 |
1240 |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
2359 |
1128 |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
1500 |
720 |
教育 |
9754 |
5979 |
衛生和社會工作 |
4795 |
3237 |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
5135 |
2680 |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
10306 |
4287 |
?
注:表中農、林、牧、漁業僅包括從事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的法人單位與個體經營戶,以及兼營第二、三產業活動的農、林、牧、漁業法人單位。表中房地產業包括房地產開發經營、物業管理、房地產中介服務、房地產租賃經營和其他房地產業。
三、資產負債狀況和營業收入
2023年末,全縣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18342228萬元,比2018年末增加9308728萬元,增長103.0%。其中,第二產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2725294萬元,減少891506萬元,下降24.6%;第三產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15616934萬元,增加10200234萬元,增長188.3%。
2023年末,全縣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負債合計6005219萬元,比2018年末增加1380719 萬元,增長29.9%。其中,第二產業法人單位負債合計1390367 萬元,減少550533 萬元,下降28.4%;第三產業法人單位負債合計4614852萬元,增加1931252萬元,增長72.0%。
2023年,全縣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實現營業收入6889269 萬元,比2018年增加2152769萬元,增長45.5%。其中,第二產業營業收入3532560 萬元,增加612960 萬元,增長21.0%;第三產業營業收入3356709萬元,增加1539809萬元,增長84.7%(詳見表2-4)。
表2-4 按行業門類分組的單位主要經濟指標
法人單位 資產總計 (萬元) |
法人單位 負債合計 (萬元) |
企業法人單位 營業收入 (萬元) | |
合 計 |
18342228 |
6005219 |
6889269 |
農、林、牧、漁業* |
167382 |
7936 |
312239 |
采礦業 |
134059 |
55229 |
66886 |
制造業 |
980257 |
335549 |
1195939 |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
720059 |
452206 |
129390 |
建筑業 |
890919 |
547383 |
2140345 |
批發和零售業 |
343224 |
113615 |
1666641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1234872 |
101196 |
160540 |
住宿和餐飲業 |
69732 |
16537 |
77925 |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
107401 |
39396 |
91327 |
金融業 |
- |
- |
- |
房地產業 |
1362618 |
1153044 |
223644 |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
7322429 |
1580834 |
377418 |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
1467171 |
455294 |
139484 |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
1533753 |
643231 |
47275 |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
27194 |
1100 |
42588 |
教育 |
202437 |
45181 |
27946 |
衛生和社會工作 |
278105 |
140921 |
35717 |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
159995 |
32878 |
153964 |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
1340621 |
283690 |
- |
?
注:表中農、林、牧、漁業僅包括從事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的單位數據。表中企業法人單位,包括機構類型為企業的法人單位,以及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事業法人單位、民辦非企業法人單位和基金會,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除宗教活動場所以外的機構類型為其他組織機構的法人單位。表中房地產業包括房地產開發經營、物業管理、房地產中介服務、房地產租賃經營和其他房地產業。表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負債合計、營業收入不含金融業。
注釋:
[1]三次產業的劃分
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不含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
第二產業是指采礦業(不含開采專業及輔助性活動),制造業(不含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
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是指除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第三產業包括: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國際組織,以及農、林、牧、漁業中的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采礦業中的開采專業及輔助性活動,制造業中的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
[2]單位的劃分
法人單位是指有權擁有資產、承擔負債,并獨立從事社會經濟活動(或者與其他單位進行交易)的組織。法人單位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能夠獨立承擔負債和其他民事責任;
(2)獨立擁有和使用(或者授權使用)資產,有權與其他單位簽訂合同;
(3)會計上獨立核算,能夠編制資產負債表等會計報表。
法人單位包括企業法人、事業單位法人、機關法人、社會團體法人、其他法人等。
產業活動單位是指位于一個地點,從事一種或主要從事一種社會經濟活動的組織或者組織的一部分。產業活動單位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在一個場所從事一種或者主要從事一種社會經濟活動;
(2)相對獨立地組織生產活動或經營活動;
(3)能提供收入或者支出等相關資料。
[3]表中的合計數和部分計算數據因小數取舍而產生的誤差,均未作機械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