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豐都縣水利局>政務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行政許可>辦理結果

[ 索引號 ] 11500230008686406R/2025-00101 [ 發文字號 ] 豐都水利許可〔2025〕18號
[ 主題分類 ] 水利、水務 [ 體裁分類 ] 行政許可;結果查詢、公示
[ 發布機構 ] 豐都縣水利局
[ 成文日期 ] 2025-04-22 [ 發布日期 ] 2025-04-24
[ 索引號 ] 11500230008686406R/2025-00101
[ 發文字號 ] 豐都水利許可〔2025〕18號
[ 主題分類 ] 水利、水務
[ 體裁分類 ] 行政許可;結果查詢、公示
[ 發布機構 ] 豐都縣水利局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5-04-22
[ 發布日期 ] 2025-04-24

豐都縣水利局關于豐都縣人民醫院感染控制中心項目水土保持方案準予行政許可的通知

豐都縣人民醫院:

你單位(統一社會信用代碼:12500230452027052L)提交的豐都縣人民醫院感染控制中心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審批申請(項目代碼:2020-500230-84-01-112934)和《豐都縣人民醫院感染控制中心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收悉。經審查,該申請符合法定條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水行政許可實施辦法》第三十二條第一項規定,決定準予行政許可。

一、項目概況

豐都縣人民醫院感染控制中心位于重慶市豐都縣新城三合街道龍河東組團,地塊中心點地理位置坐標107°457.11E29°524.11N,為新建項目,建設單位為豐都縣人民醫院。項目由1棟感染控制中心、車庫等建筑組成,總建筑面積20204.43m2,計容建筑面積15842.43m2,容積率1.25,綠地率35.23%。項目總占地面積4.44hm2,其中永久占地1.27hm2臨時占地3.17hm2項目挖方量為22.89m3,填方量為7.49m3,棄方15.40m3,棄方運至豐都縣峽南溪片區生態修復工程回填利用。工程總投資16122.31萬元,其中土建投資12657.41萬元,資金來源為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4000萬元,申請中市專項資金5000萬元,其余為自籌資金。本項目不涉及拆遷安置與專項設施改(遷)建的內容。項目于20227月動工,計劃20256月完工,總工期36個月。

二、水土保持方案總體意見

(一)方案編制所依據的法律法規、部委規章、規范性文件、技術文件及采用的資料基本正確。

(二)同意方案設計水平年為2026年。

(三)同意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界定,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面積為4.44hm2

(四)同意項目水土流失防治標準執行等級為西南紫色土區建設類項目水土流失一級防治標準,防治目標基本合理。

(五)基本同意水土流失防治分區和分區防治措施體系。

(六)基本同意水土保持方案實施進度安排。

(七)基本同意水土保持監測時段、內容和方法

三、水土保持方案投資

本項目水土保持總投資188.57萬元,其中:主體已列150.15萬元,方案新增38.42萬元(其中工程措施1.44萬元,監測措施10.91萬元,植物措施0.3萬元,臨時措施6.95萬元,獨立費用16.99萬元,基本預備費1.83萬元,水土保持補償費0萬元根據渝財綜〔2015101號文件關于公益性工程項目免征水土保持補償費情形減免。)。

四、工作要求

(一)根據水土保持法律法規和規范標準,認真做好項目建設過程中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切實落實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

(二)依據批準的水土保持方案與主體工程同步開展水土保持施工圖設計,按程序與主體工程設計一并報經有關部門審核,作為水土保持措施實施的依據。重要防護對象應當開展點對點勘察與設計。無設計的水土保持措施,不得通過水土保持設施自主驗收。

(三)嚴格控制施工擾動范圍,禁止隨意占壓破壞地貌植被。加強對施工單位的管理,在招投標文件和施工合同中明確施工單位的水土保持責任,強化獎懲制度,規范施工行為。

(四)依法做好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加強水土流失動態監控。在工程建設期間將水土保持監測季報在其官方網站公開,同時在業主項目部和施工項目部公開,并按規定向我局按時報送監測季報和總結報告。

(五)結合主體工程監理,按照水土保持監理標準和規范開展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監理,確保水土保持工程建設質量和進度。

(六)項目開工前,向國家稅務總局豐都縣稅務局申請繳納水土保持補償費。(聯系電話∶70606727)。

(七)本項目的地點、規模如發生重大變化,或者水土保持方案實施過程中水土保持措施發生重大變更的,應按照水利部第53號令規定辦理。確需在水土保持方案確定的棄渣場以外新設渣場的,或者因棄渣量增加導致棄渣場等級提高的,生產建設單位應當開展棄渣減量化、資源化論證,在棄渣前編制水土保持方案補充報告,并完成棄渣場變更審批手續。

(八)嚴格按照批準的水土保持方案和后續設計落實各項水土保持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時序和水土保持措施實施進度,嚴格控制施工期間水土流失。

(九)工程完工后、項目投產使用前應及時組織開展水土保持設施自主驗收,并在水土保持設施自主驗收通過3個月內,向我局報備驗收材料(包括水土保持設施驗收鑒定書、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報告和水土保持監測總結報告等,且公示時間不得少于20 個工作日)。

(十)本行政許可決定有效期為3年,水土保持方案自批準之日起滿3年,生產建設項目方開工建設的,其水土保持方案報我局重新審核。

附件:1.豐都縣人民醫院感染控制中心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2.豐都縣人民醫院感染控制中心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專家評審意見

豐都縣水利局

2025422日 

(聯系人:蔡富;聯系電話:70716695

附件1

豐都縣人民醫院感染控制中心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項目名稱

豐都縣人民醫院感染控制中心項目

流域管理機構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

涉及省(市、區)

重慶市

涉及地市或個數

涉及縣或個數

豐都縣

項目規模

本項目總占地面積4.44hm2,其中永久占地1.27hm2,臨時占地3.17hm2;由1棟感染控制中心、車庫等建筑組成,總建筑面積20204.43m2,計容建筑面積15842.43m2,容積率1.25,綠地率35.23%。

總投資

(萬元)

16122.31

土建投資

(萬元)

12657.41

動工時間

2022年7月

完工時間

2025年6月

設計水平年

2026年

工程占地(hm2)

4.44

永久占地(hm2)

1.27

臨時占地(hm2)

3.17

土石方量

(萬m3)

挖方

填方

借方

余(棄)方

22.89

7.49

15.40

重點防治區名稱

三峽庫區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重慶市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

地貌類型

構造侵蝕剝蝕淺丘地貌區

水土保持區劃

西南紫色土區

土壤侵蝕類型

水力侵蝕

土壤侵蝕強度

強烈侵蝕

防治責任范圍面積(hm2)

4.44

容許土壤流失量〔t/(km2·a)〕

500

土壤流失預測總量(t)

1596

新增土壤流失量(t)

487

水土流失防治標準執行等級

西南紫色土區水土流失防治一級標準

防治

指標

水土流失治理度(%)

97

土壤流失控制比

0.85

渣土防護率(%)

94

表土保護率(%)

92

林草植被恢復率(%)

97

林草覆蓋率(%)

27

防治措施及工程量

防治分區

工程措施

植物措施

臨時措施

主體工程防治區

主體設計:

雨水管網382m,透水鋪裝1159m2。

主體設計:

景觀綠化797.39m2。

主體設計:

臨時截水溝234m,臨時排水溝175m,車輛沖洗池1座,臨時覆蓋3000m2。

邊坡工程防治區

主體設計:

邊坡截水溝1107m,邊坡排水溝452m,急流槽243m。 

主體設計:

格構植草護坡11641m2,撒草綠化11804m2。

方案新增:

沉砂池2座,防雨布覆蓋12000m2。

施工生產生活防治區

方案新增:

場地平整3636m2。 

方案新增:

撒播草籽0.36hm2。

主體設計:

臨時排水溝218m。

投資(萬元)

94.42(主體已列92.98,方案新增1.44)

37.30(主體已列37.00,方案新增0.30)

27.12(主體已列20.17,方案新增6.95)

水土保持總投資

(萬元)

188.57(主體已列150.15,方案新增38.42)

獨立費用(萬元)

16.99

監理費(萬元)

0

監測費(萬元)

10.91

水土保持補償費繳費信息

項目代碼

2020-500230-84-01-112934

社會信用代碼

12500230452027052L

計費面積(hm2)

4.44

計費單價

1.40元/m2

合計(萬元)

6.22(免征)

方案編制單位

中兵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110102400823911Y)

建設單位

豐都縣人民醫院(統一社會信用代碼12500230452027052L)

法定代表人

劉尊平

法定代表人

蔡云剛

地址

北京市西城區西便門內大街79號

地址

重慶市豐都縣三合街道蘆塘街33號 

郵編

110102

郵編

408200

聯系人及電話

湯龍元/152******15

聯系人及電話

楊曦/135******21

電子信箱

1074975439@qq.com

電子信箱

2947200428@qq.com

- 1 -

附件2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部門

鄉鎮/街道

無障礙

政策問答

政務新媒體

返回頂部